5月19日周日下午👳🏼♂️,机械学院科技创新党支部开展了以“传承”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会,地点设在钱学森图书馆🚯。支部书记、科技创新指导老师👨🏼、支部全体党员和学院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此次参观交流活动。本次活动还邀请了创新支部的老党员👌🏼、已经毕业的吴军和孙翰青同学参加。
钱学森图书馆位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内🧍♀️,甫一入馆,红色、放射、裂变、升腾着的巨量手稿悬于上空👶🏽,强烈的视觉冲击令大家震撼♨️,这是4015页钱学森的手稿笔记,是钱老爱国♣️、奉献、智慧的化身🏩。往里走去是曾经“两弹结合”实验用的中近程导弹🏌️♂️,凝聚了钱老的心血。然后四个展厅分别介绍了他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,科技前沿的开拓者🛹,人民科学家的风范和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💙。参观者不禁感慨钱老渊博的学识🚵♂️👩🏿🍳,卓尔不群的科学品质🧖🏿♀️,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,和他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⛱🧖🏿,敬仰之情油然而生🐞。一个多小时的近距离接触⚱️,同学们见到了导弹🕐、风洞实验模型🧷,看到钱老那几千册的书籍,以及他构建的知识体系结构,也了解到作为工科学生,自己专业的应用前景广阔,但对比自己拥有的知识顿感不足。
科技创新指导老师谈理适时鼓励大家要端正态度,不妄自菲薄,不骄傲自满🔂。鼓励大家有梦想要勇敢追🚵🏼♀️,潜心专注于创造梦、创新梦,要“敢于有梦、勇于追梦🖊、勤于圆梦”🚶🏻♂️➡️,在同学中传递梦想的“正能量”。已经毕业的吴军和孙翰青曾在全国第四届3D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团队三等奖🍂,大四学生竺一非、姚华婧等团队曾获得第五届3D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上海赛区特等奖、全国总决赛二等奖。作为科学路上攀岩的一员,他们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师弟师妹,一分耕耘一份收获🤣,科学路上无捷径,唯有图强是真理。
本次活动通过参观钱老生平事迹展,学习钱老的无私奉献精神🚴🏼♀️,以提高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,增加责任意识,树立创新理念;通过与创新支部已毕业党员的交流讨论,让在校学生党员学习了他们的创新思想和实践技能,拓展创造思路,同时也为创新支部建立深入学习,互动相长的传承机制做了尝试性突破。
(机械学院:周新玲)
